一致性hash算法
参考:(28条消息) 一致性hash和普通hash区别?_#FJW的博客-CSDN博客_hash和一致性hash
普通hash解决了什么问题。
xxx数据需要存到某台机器上,我们可以考虑hash,可以分担压力,每台机器只存一部分。下次查找也可以在通过hash准确定位。
存在的问题:如果机器数量变化,hash的位置就要重新定位,数据迁移将是很大的工作。
怎么搞?
一致性hash就出来了
弄一个环,换上的节点是我们的机器,那么每次hash之后顺时针找最近的节点,就是最终的节点
好处:hash了,并且如果增减机器,只有一台机器的数据需要处理。
一致性Hash算法也是使用取模的方法,只是,刚才描述的取模法是对服务器的数量进行取模,而一致性Hash算法是对2^32取模,一致性Hash算法将整个哈希值空间组织成一个虚拟的圆环,将各个服务器使用Hash进行一个哈希,具体可以选择服务器的IP或主机名作为关键字进行哈希,这样每台机器就能确定其在哈希环上的位置。
Hash环的数据倾斜问题
一致性Hash算法在服务节点太少时,容易因为节点分部不均匀而造成数据倾斜(被缓存的对象大部分集中缓存在某一台服务器上)问题,例如系统中只有两台服务器,其环分布如下:

此时必然造成大量数据集中到Node A上,而只有极少量会定位到Node B上。为了解决这种数据倾斜问题,一致性Hash算法引入了虚拟节点机制,即对每一个服务节点计算多个哈希,每个计算结果位置都放置一个此服务节点,称为虚拟节点。具体做法可以在服务器IP或主机名的后面增加编号来实现。
例如上面的情况,可以为每台服务器计算三个虚拟节点,于是可以分别计算 “Node A#1”、“Node A#2”、“Node A#3”、“Node B#1”、“Node B#2”、“Node B#3”的哈希值,于是形成六个虚拟节点:

同时数据定位算法不变,只是多了一步虚拟节点到实际节点的映射,例如定位到“Node A#1”、“Node A#2”、“Node A#3”三个虚拟节点的数据均定位到Node A上。这样就解决了服务节点少时数据倾斜的问题。在实际应用中,通常将虚拟节点数设置为32甚至更大,因此即使很少的服务节点也能做到相对均匀的数据分布。